治療方法:
清肺八味湯組成:魚腥草30g,黃芩30g,野蕎麥根30g,桔梗9g,前胡9g,浙貝母15g,杏仁9g,姜半夏12g。
加減:
如外感發(fā)熱、咽痛者,加薄荷、蘇葉、牛蒡子、板蘭根以疏風解表、清熱利咽;
痰黃、舌紅脈數(shù)、熱象重者,加銀花、連翹、七葉一枝花、桑白皮,以加強清滌肺熱之力;
舌紅少津者,加鮮蘆根、鮮石斛以清熱化津;苔白膩、頭身重、濕困者,加霍香、佩蘭以芳香化濕;
伴胸脘脹悶者,加栝樓、郁金、枳殼、厚樸、萊菔子以寬中活血,祛痰下氣;
對痰哮氣喘者,則加麻黃、射干、地龍以平喘解痙;
而對久咳氣逆、痰色始終呈白色者,加蘇子、紫菀、款冬,涼溫并下,用以消痰下氣,定喘止咳;
伴大便秘結(jié)不通者,加生大黃、炒枳殼、川厚樸。
用法用量:上藥溫水浸泡20分鐘,武火煎沸后以文火再煎15分鐘,取液200ml,飯后服,每天1劑煎3次,連服5日為1療程。多為1至2個療程即可,必要時可連服3個療程。
清肺八味湯在臨床上反復(fù)應(yīng)用多年,療效確切。其中“黃芩治肺熱”乃李時珍的親身經(jīng)歷和體會,《本草綱目》中有相關(guān)記載。《本草經(jīng)疏》中“魚腥草”條曰:“治痰熱壅肺,發(fā)為肺癰吐膿血之要藥。”
野蕎麥根功效為清熱解毒、清肺化痰,應(yīng)用于肺熱咳嗽、咽喉疼痛及肺癰咯痰濃稠腥臭者(六版《中藥學(xué)》教材)。臨床應(yīng)用時魚腥草、黃芩、野蕎麥根劑量多各為30克,三者共奏清熱解毒、清肺化痰之功,是清肺的君藥;浙貝母、杏仁清肺化痰、降氣止咳為臣藥;桔梗、前胡一升一降,宣肅肺氣,止咳化痰,共為臣藥;半夏下氣化痰,同時有和胃降逆之功,痰熱較盛者用竹瀝半夏以助清熱化痰為臣藥,熱痰膠結(jié)較輕者可用姜半夏為佐藥以承胃氣,避免清涼之藥攻伐過度。
清肺八味湯以清為主的辨證思路與現(xiàn)代醫(yī)學(xué)主張抗炎為主的治則相吻合,療效確切,并可縮短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