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
外敷藥物:
藥物組成:透骨草100 g,三棱12 g,白芷10 g,花椒10 g,路路通15 g。
用法:上藥研粗末,裝布袋,水浸后隔水蒸30分鐘,敷于下腹部病側,每次20分鐘,15日為1個療程,連用3個療程。經期及皮膚過敏者勿用。
內服方:
藥物組成:鹿角片10 g,熟地黃30 g,白芥子6 g,桂枝10 g,炮姜10 g,生黃芪30 g,麻黃5 g,昆布15 g,海藻15 g,皂角刺6 g。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早晚分服。
慢性盆腔炎是指婦女內生殖器及周圍結締組織和盆腔腹膜發生的慢性炎癥,多發于已婚婦女。處理分娩、流產、刮宮時消毒不嚴,在月經期、產褥期不注意衛生,或經期不禁房事均可引起感染而發病。證見腹痛、腰痛、白帶增多等,屬中醫學帶下、婦人腹痛、疒徵瘕等范疇,今人多從濕熱瘀滯論治。
慢性盆腔炎遷延日久,臨床除見“不通則痛”外,還常夾有“不榮則痛”的病理過程,根據“久病多虛”、“久病多瘀”的理論思想,內服藥用白芥子配鹿膠片、桂枝、炮姜、熟地黃、昆布、海藻、皂角刺共奏溫陽通滯,消痰散結之功。
外敷溫經散寒止痛藥物,可通過局部皮膚相關穴位直接滲透和吸收,可循經入絡,改善盆腔內血液循環,抑制組織增生,促進炎癥消散。兩者結合能提高治愈率。該病病程遷延,非短時可以取效,用藥一般需1~2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