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
超短波治療:電極板面積180cm2,上下對置,以臍周和左下乙狀結腸部為主,微熱量,20分/次,1次/日;10次為1個療程。
②紅外偏振光(超激光)治療:穴位選擇神闕、氣海、關元,大腸腧、足三里、腎俞等,每次選2~3穴,小鏡頭照射,每穴8分鐘, 1次/日,10次為1個療程。
③灌腸: 甲硝唑50ml,西米替丁針0.4g,云南白藥0.5g,慶大霉素針8萬單位,維生素C針1.0g,地賽米松針5mg~10mg,睡前灌腸,臀下墊高,1次/晚,療程同上。
④臥床休息,避免情緒波動,以低纖維易消化飲食為主,禁煙、酒等辛辣涼刺激性食物。
超短波的溫熱效應,已為臨床和實驗觀察所證實,是通過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營養,消腫、止痛來治療各種炎癥等,調節神經內分泌系統和提高各種內臟功能。
超激光可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降低血液中中分子物質,改善血液循環,糾正脂代謝異常,刺激多種酶活性,抗感染和促進神經損傷恢復。
灌腸療法能使藥物直達病灶,又可避免上消化道酸堿度和酶對藥物的影響,保持藥物性能,使藥物吸收更為充分,并能延長藥物的作用時間,從而使受損黏膜修復,潰瘍面愈合而達到治愈的目的。
可以認為理療配合灌腸是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理想方法之一,可明顯縮短療程,提高臨床治愈率。
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還應注意分期治療,活動期應以控制炎癥和緩解癥狀為主;緩解期應以控制發作,預防復發為主。
在綜合治療上,首先要注意休息與治療并重;其次,要合理安排飲食與營養,食用富有營養而易于消化的食物;
第三,針對潰瘍性結腸炎出現的腹痛,及時運用解痙止痛藥物;第四,如出現貧血癥狀,應運用糾正貧血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