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穴:主穴取患側陽白透魚腰、四白透巨髎、下關透頰車。
辨證選取配穴:①胃火型:疼痛劇烈,牙齦紅腫,口干燥,口臭尿黃,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弦數,面目赤紅。取穴:合谷、內庭、天樞。
②陽虛陽亢型:癥見目眩暈脹痛,面目赤紅,夜寐多夢易酲,舌紅少津,苔少,脈弦細或滑數。取穴:太溪、行間、太沖。
③風寒型:癥見惡寒喜暖,遇冷風吹面側痛或手足怕冷,舌苔白或白滑,脈浮或遲。取穴:合谷、外關。
④心火上炎型:癥見口舌生瘡或見潰瘍,小溲赤黃量少,心煩氣躁,夜寐不安、驚悸易醒、舌苔干白或黃,舌尖紅。取穴:少府、照海、神庭、百會。
⑤肝氣郁結型:癥見胸脹悶,喜太息或口苦易怒,溲赤,大便秘結,舌紅或淡,苔白或黃,脈沉澀或弦。取穴:內關、支溝、陽陵泉。
操作:取患側穴位,常規消毒后,面三針透刺,提插捻轉瀉法行針,得氣后留針40分鐘,依辨證分型配取余穴,瀉法行針得氣后留針40分鐘,每日1次,10次1個療程。
祖國醫學早在唐朝《千金要方》即有對三叉神經痛癥狀的描述,而宋代《針灸資生經》最早正式提出“面痛”病名,此后歷代醫家沿用。明代《證治準繩》記載“面痛皆屬于火,蓋諸陽之會皆會于面,而火陽類也,心所生之本,神之變也,其火在面而心君火也,暴痛多實,久痛多虛”。
清代《羅氏會約醫鏡》記載: “更有過勞與饑則痛者,此中氣不足也。總之,暴痛多火實,久痛多因血虛,且有胃寒則面痛,若面白而鼻冷者,乃陽氣大弱也。”《張氏醫通》云:“面痛……不能開口言語,手觸即痛,此足陽明經受風毒傳入經絡,血凝滯而不行”。
據《靈樞·經脈》記載:“胃足陽明之脈,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后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膽足少陽之脈……,別銳……下大迎。含于手少陽,抵于……下加頰車……。”
依據歷代文獻記載可知,面痛或因外界風毒侵襲,氣血凝滯或因心神失安,陰虛陽亢,燥而火炎,上攻于面而發。三叉神經痛的部位屬足陽明胃經之分野,所以治當胃經經穴,次取少陽膽經,手陽明大腸經穴。
下關、頰車、四白、巨髎,均為足陽明胃經經穴,陽白為足少陽膽經經穴,魚腰為經外奇穴,取上述穴位行透刺針法,諸穴直接快速的疏通局部氣血,改善循環而達到止痛目的,又依據中醫整體觀念,辨證施治,突出針灸學辨經取穴的特點,選取配穴有效地提高了臨床治痛的效果,較傳統針刺方法臨床療效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