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齊是由于心臟病變導致心臟博動異常的病理現象. 心律失常是指心臟自律性異常或傳導障礙引起的心動過速、心動過緩或心律不齊;精神緊張、大量吸煙、飲酒、喝濃茶或咖啡、過度疲勞、嚴重失眠等常為心律失常的誘發因素;心律失常特別多見于心臟病患者,也常發生在麻醉、手術中或手術后。
有心律不齊狀況的患者,可以向醫生咨詢自己是否應該服用補充鎂的藥物;開始服用補充鎂的藥物后,也要注意定期檢查血液中鎂和鉀的含量。
研究指出,男性每天應攝入329毫克鎂,而女性則是207毫克。含鎂量最豐富的食物是豆類、堅果類和未經碾磨的谷物類食物;香蕉和紫菜也是良好的食物來源;此外,含鎂豐富的食物還有小米、辣椒干、干蘑菇、冬菇、番茄、海帶、蘋果、楊桃、桂圓、花生、核桃仁、芝麻醬等。 鉀在調節心跳方面與鎂的作用一樣重要
心跳不規律、肌肉虛弱無力和思維混亂,都是人體缺乏鉀的典型癥狀。和鎂不同的是,腎臟能有效調節人體內的含鉀量,而且人體內通常也會貯存一些鉀。因此,對于腎臟功能正常、心臟健康的人來說,通常他們的血液中鉀含量比較充足,即使每天只吃1~2次水果和蔬菜,也同樣能保持體內鉀含量正常。只有當腎臟儲藏鉀的功能受到干擾時,人體才會出現鉀含量偏低的癥狀,從而導致心律不齊。
鉀的日需求量為3,500毫克。研究顯示,不同的人在鉀的日常攝入量方面,有很大差別,從1,000毫克~3,400毫克都有。醫生建議,為預防和治療心律不齊,應多吃一些富含鉀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新鮮肉類;多喝果汁也能大大增加鉀的日常攝入量。一只中等大小的香蕉中含有451毫克鉀;一杯切成小塊的哈密瓜中含有494毫克鉀;一碗熟卷心菜中則含有146毫克鉀。
心律不齊患者服用礦物質補充藥物時,必須有醫生的監護和指導。
每個人需要補充的具體劑量,取決于各自血液檢查的結果。
有心律不齊現象的人,應密切注意血液中的礦物質含量。
腎臟疾病患者在服用補充鎂的藥物時,必須先向醫生進行咨詢。
糖尿病患者、腎臟疾病患者,以及正在服用非類固醇類消炎藥、鉀含量較低的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等藥物和肝磷脂等心臟疾病治療藥物的患者,不能服用補充鉀的藥物。
多吃魚
當向心臟流動的血液受到堵塞時,最容易引發心律不齊,這也正是導致心臟病發作的原因之一。一項動物研究實驗已經表明,日常膳食中攝入大量魚油(Ω-3脂肪酸),有助于預防可導致心臟病發作的嚴重心律不齊問題。
醫生建議,在一星期內的1~3餐中,用鮭魚和鯖魚代替牛肉、雞肉和乳制品,可減少膳食中飽和脂肪的攝入量;同時,增加了Ω-3脂肪酸的攝入量。如果想服用一些含有魚油的補充藥物,應先向醫生咨詢具體用量。
減少咖啡因的攝入
一些專家認為,每天攝入少量咖啡因(不超過300毫克,大約等于3杯煮好咖啡中的咖啡因含量),不會引起嚴重的心臟問題;但如果超過這個飲用量,就有可能引發心律不齊。
減少酒精的飲用量
酗酒帶來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酗酒者不但比普通人更可能患心律不齊,而且由于患嚴重心律不齊而發生猝死的幾率,也比普通人要高出許多。
即使是適量飲酒(每天不超過1~2杯,150ml/杯),也有可能大量消耗人體內鎂和鉀的貯備,從而增加出現心律不齊狀況的可能性。
患者不妨將每天吃了什么、喝了什么,還有都做了什么,出現了哪些癥狀等情況,都詳細地記錄下來。如果發現心臟不適和心律不齊的可能性有增加趨勢時,就應遵醫囑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如減少酒精和咖啡的攝入量,不熬夜,不參加狂歡派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