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
解表清熱湯保留灌腸。藥物組成:淡豆豉10 g,荊芥8 g,薄荷6 g,金銀花15 g,連翹15 g,蒲公英20 g,板藍根15g,黃芩5 g,梔子5 g,生石膏30 g。
咳嗽加杏仁、前胡;咽痛加射干、蟬蛻。 煎制成湯劑備用,每次30~80 mL(1~3歲30 mL,3~7歲40 mL,7~10歲60 mL,10~13歲80 mL),每日2次灌腸。
灌腸方法:患兒取右側臥位,抬高臀部10 cm,藥液溫度為28~38℃,插管頭上涂抹潤滑油,緩慢插入肛門內6~12 cm(視年齡大小掌握),灌速5 mL/分鐘。灌畢患兒按原位靜臥10分鐘以上,以加強藥液在腸道保留效果。
小兒外感發熱具有起病急、熱勢高、變化快的特點,多屬病毒感染。因此,抗生素應用受到限制,西藥退熱療效雖可靠,但易反復發作。中藥湯劑退熱效果穩妥而長效可靠,但因異味而導致小兒難以接受,因此選擇方便而有效的中藥解熱劑,已成為兒科臨床亟待解決的問題。中藥保留灌腸,直腸直接給藥,不同程度解決了這一問題,而且簡便易行,療效可靠。
現代研究證明,用藥液保留灌腸,藥物經腸黏膜滲透被吸收至血循環,起到全身治療作用,避免了口服給藥因胃酸和肝臟作用對藥效的影響。中醫學認為,外感發熱病在肺衛,肺與大腸相表里,肺之經脈絡于大腸。應用中藥保留灌腸,可使藥力循經脈直達病所,而奏退熱之功。
小兒肌膚薄弱,臟腑嬌嫩,易于感觸,易于轉變,為純陽之體,故里熱多。其外感為患,有感于風寒者,也有感于風熱者,更有感風寒、風熱相兼而形成寒熱雜感者,但總不離由寒化熱,由表入里,臨床每寒熱互見,表里相兼,表證未解,而里熱已熾,其病機為寒熱互見,衛氣同病。因此,治療需辛溫辛涼并用,表里雙解。
解表清熱湯方中以淡豆豉、荊芥、薄荷、金銀花疏風解表;生石膏、黃芩、梔子清里熱;連翹、板藍根、蒲公英清熱解毒,涼血利咽。全方辛溫、辛涼并用,表里雙解,切合病機,使表邪得解,里熱得清,外感發熱自愈。
臨床實踐表明,用解表清熱湯保留灌腸治療小兒外感發熱,一般30~60分鐘內汗出熱退,作用溫和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