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
西醫治療:
氯雷他定10 mg,2日1次口服;西咪替丁20 mg,每日3次口服;腦益康25 mg,每日3次口服。
中醫治療:
藥物組成:荊芥10 g,防風10 g,白芍藥15 g,白術15 g,桂枝15 g,黃芪20 g,黨參10 g,甘草6 g。
若風團顏色淡紅,痰癢重,口渴心煩,遇熱加重為實證,加蟬蛻、生地黃;若風團淡紅,舌苔薄白,脈浮緩為寒證、虛證,加麻黃、附子、大棗;若面色蒼白,肢軟無力,舌胖質淡,脈細弱則是氣血兩虛,加阿膠、熟地黃,并加安神固表藥烏梅、白芍藥、酸棗仁等。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口服。
治療期間禁魚、蝦、蟹、蛋類、酒類及異體蛋白高、辛辣的食物等。1周為1個療程,治療5個療程。
對慢性蕁麻疹的治療是除去病因。如果找不到發病原因,藥物治療也常能使疾病得到控制或治愈。西醫一般用抗組胺類藥物,常選用受體拮抗劑聯合其他非特異性抗過敏藥,如利血平、鈣制劑等以提高療效。我們選用氯雷他定、腦益康和西咪替丁,加強療效。但單用西藥治療,副作用大,療程長。
中醫學認為,慢性蕁麻疹多為虛寒,治以益氣養血、祛風固表為主。但也有實證和虛證夾雜,故不能將慢性蕁麻疹一概以虛證而論。慢性蕁麻疹虛證大多為氣血兩虛,營衛不和,肌表不固,久病后耗氣傷陰。治以益氣養血、調和營衛、固表止癢為治則。
中藥方中荊芥、防風祛風固表;白芍藥斂陰益氣;白術健脾和中;桂枝、黃芪、黨參補氣養血;甘草調和藥性。辨證若為實證加蟬蛻、生地黃清熱涼血;若為寒證、虛證,加麻黃、附子、大棗溫散寒邪,補中益氣;若為氣血兩虛,則加阿膠、熟地黃益氣養血、調和營衛,并加烏梅、白芍藥、酸棗仁等安神固表,祛濕止癢。
故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蕁麻疹有見效及治愈快,副作用輕,治愈率高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