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
采用消風清熱飲加減。基本方:荊芥、防風、蟬蛻、地膚子、當歸各 6 g,赤芍、丹皮、黃芩、連翹、大青葉各10 g,甘草6 g。
加減:發熱者加石膏、知母各 10 g;脾虛濕重者加白術、陳皮各 6 g;腹脹,大便干者加厚樸、熟大黃各 6 g。1 劑/天,水煎分兩次溫服,服藥期間忌食魚腥海味。
蕁麻疹,祖國醫學稱之為“癮疹”“風疹塊”。其證多由先天稟賦不足,又食魚蝦等葷腥動風之物;或因體虛衛表不固,復感風熱之邪,郁于皮膚肌腠之間而發病;或因飲食失節,腸胃積熱,內不得疏滯,外不得宣通,郁于肌表。
而加減消風清熱飲中荊芥、防風、蟬蛻、地膚子疏風清熱;黃芩、連翹、大青葉清熱解表;赤芍、丹皮、當歸清熱涼血養血;甘草調和眾藥。
諸藥共奏疏風清熱,涼血散淤止癢之功效。目前,西醫治療本病,常用組織胺 H2受體拮抗劑,如撲爾敏、賽庚啶、息斯敏等,不但對人體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而且易復發,本人認為采用中藥辨證治療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