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
患者坐位、頭轉向健側,穿刺點定位:C5橫突位于胸鎖乳突肌與頸外淺靜脈交叉頂端,相當于環狀軟骨上1.5 cm處。
C6橫突位于胸鎖乳突肌外緣,胸鎖乳突肌后緣與環狀軟骨平面延長線之交叉點深處的骨突起。C6神經根注射在注射的C6橫突處皮膚用威爾碘常規消毒,用7號長針垂直刺入皮膚,深達橫突,將針尖稍拔出,刺向前下方,出現患側上肢放射感并傳達至拇指、示指,證實為C6神經分布區,回抽針筒無回血后,可進行C6神經根注射;
若作C5神經根注射時,針尖抵達C5橫突后同樣操作,出現患側肩部及上臂外側放射感則證實為C5神經分布區,回抽針筒無回血后進行注射。
注射完畢后,拔針、敷料包扎傷口。注射后患肢有發熱感,觀察半小時有無不良反應。部分患者因藥液順肌間隙浸潤可發生Horner征。注射治療每周1次,每4次為1個療程。
藥物組成:單處神經根注射時:2%利多卡因2 ml+確炎松1 ml用NS 7ml稀釋。雙側或雙處神經根注射時劑量加倍,每處注射10 ml藥物。
注意事項:(1)正確掌握進針部位,防止發生椎動脈刺傷;(2)防止刺穿肺尖導致氣胸。
(3)注射針不能隨便移動,防止脊髓損傷。(4)注射治療室要能備氧氣及搶救設備(包括急救藥品和氣管插管器械)。
現代醫學認為,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發病機制有三種學說、即:機械壓迫學說、化學性神經根炎學說和自身免疫學說。
分析:(1)機械壓迫學說:神經根對椎管內病變所導致的機械壓迫較為敏感,壓迫對于神經根可產生直接的機械效應和通過損害神經血供而產生間接效應。周圍神經在4 kPa壓力下可造成軸流的變化;在26.7 kPa壓力下可引起的變化是繼發于神經營養供應的損害。
(2)化學性神經根炎學說:根炎性疼痛的主要原因是炎癥。非神經源性疼痛介質(如緩激肽、組胺等)和神經源性疼痛介質(如P物質、血管活性腸肽、r物質等)可以引起神經炎性反應。
(3)自身免疫學說:細胞免疫反應可通過淋巴細胞轉化試驗或白細胞游動抑制試驗而測知。而神經炎癥主要表現為疼痛,以上學說為神經根封閉療法提供了理論依據。
長期的疼痛往往造成患者的焦慮狀態,研究結果顯示二者呈正相關,緩解疼痛有助于減輕患者的焦慮狀態。
確炎松是一種消炎作用較強的合成皮質類固醇激素。能防止結締組織增生,降低毛細血管和細胞膜的通透性,減少炎性滲出造成的組織水腫,抑制組胺和其他炎性物質的形成和釋放,改善微循環,減輕細胞損傷。
利多卡因的作用為止痛和神經定位,且可使局部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有利于致炎物質的代謝。生理鹽水可稀釋炎癥因子的濃度,減輕對神經根的刺激,并可提高利多卡因的時效,使癥狀迅速緩解。
對于神經根型頸椎病因其癥狀明顯,疼痛劇烈,所以一般的保守治療通常不能在短時間內緩解病人癥狀,減輕其痛苦,而神經根封閉術將藥物直接注射到病變區域,具有創傷小、起效快、安全可靠、操作簡便、療效確切、康復時間短及治療費用少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