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
西醫:激素療法:口服強的松20mg,1次頓服,1日服1次。或靜滴地塞米松5~15mg/日,用藥1~2周。 抗病毒療法:口服或靜滴病毒唑或阿昔洛韋。
中醫藥:針灸治療:患病前3天面部可不施針刺,只須用艾炙;如施針刺,宜少針,手法輕,刺激量小,針刺后留針約1小時加溫針炙半小時,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穴位注射療法:取維生素B1 50mg,維生素B12 0.5mg,復方當歸針2ml三種藥混合,分別注入兩側足三里和對側三陰交穴,隔日1次,5次1個療程。
中藥:牽正散加減,早期重在祛風,中晚期宣補血熄風。
面神經發生炎癥后,血管神經功能紊亂使病變部位的小動脈痙攣,引起面神經原發性缺血、缺氧、繼之,靜脈充血,水腫。
水腫壓迫面神經導致繼發性缺血、缺氧,形成惡性循環,對神經造成損傷,失去功能,導致面肌麻痹,若面神經的充血、水腫、缺氧狀態在12~14天前得不到改善,病變進一步發展為神經變性、壞死。
一般認為,輕度麻痹治愈率與給藥與否關系不大,而中度以上麻痹則用藥能使治愈時間縮短,提高治愈率。
激素能減輕神經水腫,改善面神經在神經管內的受壓狀態,可防止面神經的變性、壞死。因此,必須在面癱發病初期給藥,在發病兩周前控制病情的發展,否則預后不良。
從面癱的病理變化可知,早期用激素配合治療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與抗炎、抗病毒及中醫針炙在療效上具有協同的作用。中西醫結合治療面癱比單純中醫或西醫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