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
通氣散的配制:烏藥10g,檳榔10g,萊菔子6g。以上3種藥物混合均勻研成細末過100目篩,裝瓶待用。
使用方法:腹部手術后6小時取通氣散26g,加醋調成糊狀置神闕穴中央,用消炎鎮痛膏固定藥物,每4小時更換藥物1次,至肛門排氣止。
腹部手術后腸蠕動減弱或消失所致腹脹是臨床常見并發癥。一是由于腹腔手術對胃腸道的創傷而引起;二是術中麻醉藥物對腸道植物神經的麻痹,使腸道平滑肌興奮性降低,腸蠕動功能發紊亂,腸道排氣時間延長而引起。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曾用傳統的方法肌注新斯的明或用萊菔子外敷神闕穴來促進腸蠕動的恢復,通過觀察,新斯的明肌注操作時須更換體位,增加了傷口的疼痛程度;不易掌握正確的注射部位,有損傷坐骨神經的可能;有部分病人產生劇烈腹痛的現象。所以不宜在短時間內反復使用。
而萊菔子外敷藥種單一,缺乏中藥的協同作用,且促進腸蠕動時間較長,腸蠕動恢復慢。通氣散組方為烏藥、檳榔、萊菔子。烏藥功能行氣止痛、溫胃散寒、能興奮麻痹的胃腸平滑肌,排除腸內積氣。檳榔辛辣走竄而行氣活血通下,本草言其破氣極速。
萊菔子的萊菔素有抗菌作用,亦可順氣開郁消脹除滿,3種藥物合理配伍產生中藥的協同作用,從而達到腸蠕動早期恢復。通氣散外敷是通過藥物刺激神闕穴較薄的表皮經絡脈直達病所之處,來調節神經系統的功能。
通過臨床觀察通氣散外敷治療腹部手術引起的腹脹,其操作簡便易行,藥物作用強而持久,無任何副作用,病人樂于接受,為病人提供了經濟有效、安全、方便、舒適的治療護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