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
手術治療:
骶管麻醉或局部麻醉。取膀胱截石位,擴肛,使痔核脫出后查清內痔部位、數量、形態及肛管內外的病變。非環狀混合痔采用外剝內扎法:艾迪斯鉗夾住內痔痔核,組織鉗夾住外痔部分,稍提起,使混合痔呈卵圓形。
切開外痔部分皮膚呈“V”形,用組織剪沿痔核兩邊緣皮膚做放射狀切口至齒線根部(注意勿損傷齒線),右手持紗布鈍性剝離痔核至齒線根部,鉗夾,7號絲線縫合結扎并切除痔核。創面活動性出血予結扎,滲血多者用明膠海綿填塞。
環狀混合痔以母痔為中心劃分3~4段(一次處理不超過4段),每段痔核同法處理。各段結扎點要上下錯開,以防創面愈合后瘢痕攣縮而形成環狀狹窄、黏膜外翻等后遺癥,保留鄰近兩組織的皮橋,每個皮橋在0.3~0.5cm,盡可以除去皮橋下組織及靜脈叢。右手示指探入肛門,對肛管偏緊者行內括約肌側位松解,以肛管能容納二指為度。
術前術后常規進食,多食粗纖維蔬菜水果,忌辛辣,以保持大便通暢,不必禁食和清潔灌腸。
中藥治療:
從手術次日開始,每日排完大便后用中藥枯樸促愈湯(院內制劑)熏洗、坐浴肛門部,時間15~20分鐘。藥物組方:枯礬15g,樸硝20g,大黃20g,黃柏15g,苦參20g,五倍子20g,白及20g,乳香20g,沒藥20g,冰片20g。
用法:用枯樸促愈湯500ml兌開水500ml裝入盆中,先熏洗后坐浴。每日1~2次。
同時連服5日痔瘡止血合劑(地榆20g,槐角20g,黃柏12g,連翹20g,白茅根30g,茜草10g,大薊10g,小薊10g,火麻仁15g,當歸10g,生首烏10g,甘草6g)以涼血止血、潤腸通便。然后再連服5日痔瘡消腫合劑(地榆20g,槐角20g,黃柏12g,連翹20g,夏枯草15g,野菊花10g,丹皮10g,枳殼10g,紫花地丁15g,蒲公英15g,梔子10g,甘草6g)以清熱解毒消腫。
混合痔在我國人群發病率高,患者多有出血、腫脹、疼痛等,重者可致貧血。我們在傳統的治療基礎上,采用外剝內扎術、術后中藥坐浴、中藥內服等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其主要優點為:
(1)保留齒狀線。齒狀線不僅是重要的解剖標志,而且對排便功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其神經分布極其豐富,若手術切除齒狀線過多,則嚴重影響正常的排便功能。該術式注意保護齒狀線,符合人體生理需要。
(2)保留肛管肛周皮膚。肛管肛周皮膚具有特殊性,切除過多易造成肛門狹窄。本術式最大限度地保留肛管肛周皮膚,有效地避免了后遺癥的發生。
(3)術后以清熱燥濕、活血化瘀的中藥坐浴。
方中枯礬、樸硝具有消腫止痛、收斂固澀之功效;大黃具有活血祛瘀瀉火之功效;乳香、沒藥具有消腫止痛之功效;五倍子、白及具有解毒消腫、斂瘡生肌止血之效;黃柏、苦參可清熱燥濕;冰片長于通諸竅、散郁火,為清熱解毒止痛藥。諸藥合用具有消腫、止痛止血之效,且藥液借熱力直接作用于患處,促進血液循環及淋巴回流,有利于肛緣水腫消退,促進創口愈合。
(4)術后以涼血止血、解毒消腫的中藥口服。先內服痔瘡止血合劑可以涼血止血,預防或減少傷口出血,然后改服痔瘡消腫合劑可以清熱解毒消腫,預防或減輕傷口水腫。
近幾年來,有許多新的方法治療混合痔,但存在不同程度的并發癥。外剝內扎術創面小,術后加中藥肛門坐浴、中藥內服,愈合快,既保護肛門功能,又預防了并發癥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