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
基本方:北沙參9 g、麥冬9 g、天冬9 g、玉竹9 g、桑葉6 g、烏梅9 g、紫菀9 g、炙百部9 g、川貝母6 g、甘草6 g。
加減:如晨起咳嗽較甚,伴食欲不振、舌苔較厚者加桑白皮、地骨皮、雞內金、萊菔子;活動后咳嗽加劇、有過敏史者加蟬蛻、紫蘇子、白果等;咽喉腫痛者加玄參、桔梗、射干、牛蒡子等;咳痰清稀、色白者加陳皮、半夏、膽南星;咳痰色黃黏稠者加全瓜蔞、僵蠶、蟬蛻等。
用法:藥物涼水浸泡30分鐘后煎煮,將兩次所煎藥汁混合,少量多次口服,每日1劑。
久咳不愈者大部分有咳嗽少痰或無痰、手足心煩熱、咽喉干痛、舌紅、光苔或剝脫苔,可能與久咳損傷肺陰有關,屬于小兒內傷咳嗽(肺陰虧虛型)。
根據病機選用沙參麥冬湯為基本方,方中沙參、玉竹、麥冬、天冬潤肺止咳,養胃生津;桑葉質輕性寒涼,清透肺中燥熱之邪;烏梅生津止咳、潤肺;炙百部、川貝母、紫菀止咳化痰;鉤藤鎮驚止咳;甘草培土生津,兼能調和諸藥。合成用方,可使肺金陰復,虛火清消,痰化熱退,咳嗽得平。
但對于咳嗽痰壅、大便泄瀉者則不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