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
中醫(yī)治療:
予三白湯加減。基本方:炒白術15 g,白芍藥20 g,白及10 g,柴胡10 g,三七粉(沖)3 g,丹參12 g,茯苓15 g,敗醬草15 g,黃芪30 g,炙甘草10 g。
濕熱重加黃連10 g、大黃6 g、薏苡仁20 g、蒲公英10 g;出血多加地榆15 g、槐花15 g;脾虛甚加黨參15 g、山藥20 g。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取汁300 mL,150 mL口服,150 mL保留灌腸,均每日1次。
灌腸方法:睡前排空大便,取左側膝胸臥位,導尿管插入直腸深部,直腸病變以10~15 cm為宜,乙狀結腸病變以15~30 cm為宜,再取右側臥位。左側與右側臥位各20分鐘交替灌腸,病變部位在乙狀結腸以上者宜抬高臀部。
西藥治療:
予柳氮磺胺吡啶(SASP)1 g,每日4次口服;病情較重加潑尼松40 mg/天,分2次口服,病情控制后藥量逐漸遞減至停藥。
潰瘍性結腸炎屬中醫(yī)學泄瀉、下痢等范疇。臨床表現(xiàn)為腹瀉、黏液膿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等癥狀。多由肝郁脾虛,濕熱內蘊,濕熱疫毒蘊結腸中,脈絡阻滯,腑氣壅塞,血敗肉腐,復因感受外邪或飲食不節(jié)而成。病機為本虛標實。治宜疏肝健脾,清熱祛濕,活血化瘀。
三白湯方中黃芪、炒白術、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氣,扶正治本;柴胡、白芍藥疏肝理氣,調和氣機,緩急止痛;白及消腫生肌止血;丹參活血祛瘀,消癰止痛;敗醬草清熱解毒排膿,活血消癰;三七散瘀止血,消腫定痛。
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黃芪、白術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增強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功能;三七能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修復黏膜潰瘍,抑制潰瘍過程的介質釋放;丹參能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作用,同時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活化,從而降低血液黏度,改善高凝狀態(tài)及微循環(huán),促進腸黏膜血液循環(huán),使其缺血缺氧狀態(tài)得到改善,阻斷炎癥反應,促進腸黏膜的代謝及再生,也有利于黏膜潰瘍的愈合。
中藥灌腸可使藥物直達病所,提高腸內局部血藥濃度,同時還能起到局部沖洗清潔的作用,使藥物直接作用于腸黏膜,有利于藥物作用的充分發(fā)揮。
臨床觀察表明,西藥結合中藥口服和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局部治療與全身調理相結合,不良反應少,療效確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